跳转到内容

紅外線天文衛星:修订间差异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
DirlBot留言 | 贡献
機器人 修改: fr:IRAS (télescope spatial)
无编辑摘要
 
(未显示27个用户的34个中间版本)
第1行: 第1行:
{{noteTA
'''紅外線天文衛星''' ('''IRAS''')是在太空中的[[天文台]],以[[紅外線]][[巡天]],執行勘查整個天空的任務。
|T=zh-cn:红外天文卫星; zh-tw:紅外線天文衛星;

|G1=天文学
紅外線天文衛星是[[美國]][[NASA]]、[[荷蘭]][[Netherlands Agency for Aerospace Programmes|NIVR]]與[[英國]][[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|SERC]]聯合執行的計劃,於1983年1月25日發射升空,任務執行了10個月之久。
{{-}}
}}

{| border="1" cellspacing="0" cellpadding="2" style="margin-left:3em; margin-bottom: 2em; font-size: small" width="243" align="right"
{| border="1" cellspacing="0" cellpadding="2" style="margin-left:3em; margin-bottom: 2em; font-size: small" width="243" align="right"
|+ <br>'''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(IRAS)'''
|+ <br />'''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(IRAS)'''
|-----
|-----
| align="center" bgcolor="#000000" colspan="2" |
| align="center" bgcolor="#000000" colspan="2" |[[File:IRAS overview.jpg|IRAS和全天影像]]
<font size="-1" color="#ffffff">[[File:IRAS overview.jpg|IRAS和全天影像]]</font>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組織
! align="left" | 組織
第17行: 第15行: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軌道
! align="left" | 軌道
| 太陽同步軌道(sun-synchronous)
| 太陽同步軌道(sun-synchronous)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發射日期
| [[1983年]][[1月25日]]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結束日期
| 1983年[[11月21日]]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冷卻劑
! align="left" | 冷卻劑
| 720 公升 (77 公斤) of [[超流體]] [[氦]]
| 720公升 (77公斤) of [[超流體]][[氦]]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質量
! align="left" | 質量
| (''滿載'')
|''滿載''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其他名稱
! align="left" | 其他名稱
第35行: 第28行: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網頁
! align="left" | 網頁
| 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
| 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 {{Wayback|url=/proxy/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 |date=20210426220232 }}
|-----
|-----
! bgcolor="#skyblue" colspan="2" | 物理性質
! bgcolor="#skyblue" colspan="2" | 物理性質
第46行: 第39行: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收集面積
! align="left" | 收集面積
| ~1 米<sup>2</sup>
| ~1米<sup>2</sup>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焦長
! align="left" | 焦長
第53行: 第46行:
! bgcolor="#skyblue" colspan="2" | 儀器
! bgcolor="#skyblue" colspan="2" | 儀器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主要巡天<br>儀器
! align="left" | 主要巡天<br />儀器
| 65個偵測器的陣列
| 65個偵測器的陣列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低解析<br>光譜儀 (LRS)
! align="left" | 低解析<br />光譜儀(LRS)
| 8&ndash;22 µm 無裂像分光計
| 8–22 µm無裂像分光計
|-----
|-----
! align="left" | 裂像光度計 <br>頻道 (CPC)
! align="left" | 裂像光度計<br />頻道(CPC)
| 低階圖像
| 低階圖像
|}
|}


'''紅外線天文衛星'''({{lang-en|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}},簡稱'''IRAS'''是在太空中的[[天文台]],以[[紅外線]][[巡天]],執行勘查整個天空的任務。
IRAS以12、25、60 和100 微米的四種波長描繪了96% 的天空,在12微米的解析力是0.5',100微米的解析力是2' 。他發現了500,000個紅外線源,迄今還有許多個尚待進一步的研究。大約有75,000個相信是仍然處在恆星誕生階段的[[星爆星系]],其他許多則是處在[[行星系|行星]]形成階段,有塵埃組成的星盤環繞著的一般恆星。新的發現包括環繞在[[織女星]]周圍的塵埃盤和[[銀河]]核心的第一張影像。


==歷史==
IRAS的壽命,像其他的紅外線衛星一樣,受限於[[冷卻系統]]有效的在紅外領域中工作,衛星必須冷卻到難以想像的低溫。IRAS攜帶了720公升的[[超流體]][[氦]],藉由超流體的蒸發讓衛星保持在1.6[[K]](-272°C)的低溫。衛星溫度一旦上升,便會妨礙觀測的進行。
紅外線天文衛星是[[美國]][[NASA]]、[[荷蘭]][[荷蘭太空探測組織]](Netherlands Agency for Aerospace Programmes)與[[英國]][[自然科學及工程研究委員會]](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)聯合執行的計劃,於1983年1月25日發射升空,任務執行了10個月之久。


IRAS以12、25、60和100微米的四種波長描繪了96%的天空,12微米的解析力是0.5',100微米的解析力是2'。他發現了500,000個紅外線源,迄今還有許多個尚待進一步的研究。大約有75,000個相信是仍然處在恆星誕生階段的[[星爆星系]],其他許多則是處在[[行星系|行星]]形成階段,有塵埃組成的星盤環繞著的一般恆星。新的發現包括環繞在[[織女星]]周圍的塵埃盤和[[銀河]]核心的第一張影像。
2004年,[[史匹哲太空望遠鏡]](Spitzer Space Telescope)成為最好的紅外線望遠鏡,讓天文學家得以繼續許多IRAS首度偵測到但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。


IRAS的壽命受限於[[冷卻系統]],與其他紅外線衛星一樣,:有效的在紅外領域中工作,衛星必須冷卻到難以想像的低溫。IRAS攜帶了720公升的[[超流體]][[氦]],藉由超流體的蒸發讓衛星保持在1.6[[K]]-272 °C)的低溫。衛星溫度一旦上升,便會妨礙觀測的進行。
''參見: [[望遠鏡]]、 [[太空望遠鏡]]''


2004年,[[史匹哲太空望遠鏡]]成為最好的紅外線望遠鏡,讓天文學家得以繼續許多IRAS首度偵測到但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。
IRAS被設計來編製固定來源的目錄,因此他對天空中同一個區域都掃瞄了許多次。約翰·大衛和西蒙·格林(後來在萊斯特大學)就專門搜尋被剔除的會移動的目標,因此她們發現了3顆小行星,包括屬於[[阿波羅群]],也是[[雙子座]][[流星雨]]源頭的[[3200 Phaethon]];6顆彗星,包括有巨大塵埃尾的譚普 2號(Tempel-2)、周期[[彗星]][[126P/IRAS]]、[[161P/ 哈德利-IRAS]]和在1983年非常接近地球的[[IRAS—荒貴—阿克]](IRAS-Araki-Alcock)彗星。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自然(309 pp. 315-319)


IRAS被設計來編製固定來源的目錄,因此他對天空中同一個區域都掃瞄了許多次。約翰·大衛和西蒙·格林後來在萊斯特大學就專門搜尋被剔除的會移動的目標,因此她們發現了3顆小行星,包括屬於[[阿波羅群]],也是[[雙子座]][[流星雨]]源頭的[[3200 Phaethon]];6顆彗星,包括有巨大塵埃尾的譚普2號(Tempel-2)、周期[[彗星]][[126P/IRAS]]、[[161P/ 哈德利-IRAS]]和在1983年非常接近地球的[[IRAS—荒貴—阿爾科彗星]](IRAS-Araki-Alcock)。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自然(309 pp. 315-319)
{| class=wikitable align="left"

|+ '''[[小行星]]的發現: 3'''
==成就==
| [[3200 Phaethon]] || [[1983年]][[10月11日]]
{| class="wikitable" style="font-size: 0.9em; width: 270px;"
|+ [[小行星]]的發現:4<ref name="MPC-Discoverers">{{cite web |url=/proxy/http://www.minorplanetcenter.net/iau/lists/MPDiscsNum.html |title=Minor Planet Discoverers |work=Minor Planet Center |date=4 September 2016 |accessdate=11 November 2016 |archive-date=2018-10-23 |archive-url=/proxy/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81023055558/https://minorplanetcenter.net/iau/lists/MPDiscsNum.html |dead-url=no }}</ref>
|-
|-
| [[3728 IRAS]] || 1983年[[823日]]
| [[小行星3200|(3200) Phaethon]] || 11 October 1983年1011b4 || {{small|{{LoMP|3200|list}}}}
|-
|-
| [[(10714) 1983 QG]] || 1983年[[8月31]]
| [[小行星3728|(3728) IRAS]] || 1983年8月23|| {{small|{{LoMP|3728|list}}}}
|-
| [[小行星10714|(10714) 1983 QG]] || 1983年8月31日|| {{small|{{LoMP|10714|list}}}}
|-
| [[小行星100004|(100004) 1983 VA]] || 1983年11月1日|| {{small|{{LoMP|100004|list}}}}
|}
|}


== 參考資料 ==
{{clear}}
{{reflist}}
== 外部結 ==
* [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/ NASA 紅外線天文衛星(IRAS)頁面]
* [http://irsa.ipac.caltech.edu/IRASdocs/iras.html 加州理工學院的紅外線天文衛星(IRAS)頁面]
* [http://www.ball.com/aerospace/iras.html Ball Aerospace IRAS page]


== 外部結 ==
{{Space telescopes}}
* [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/ NASA紅外線天文衛星(IRAS)頁面] {{Wayback|url=/proxy/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/ |date=20210426220232 }}
* [http://irsa.ipac.caltech.edu/IRASdocs/iras.html 加州理工學院的紅外線天文衛星(IRAS)頁面] {{Wayback|url=/proxy/http://irsa.ipac.caltech.edu/IRASdocs/iras.html |date=20210428005901 }}
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41010114649/http://www.ball.com/aerospace/iras.html Ball Aerospace IRAS page]


{{Space telescopes}}
[[Category:红外天文卫星]]
[[Category:小行星發現者]]
[[Category:小行星表]][[Category:巡天项目]]


[[Category:红外天文卫星|I]]
[[ca:IRAS]]
[[Category:小行星發現者|I]]
[[cs:IRAS]]
[[Category:彗星發現者|I]]
[[de: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]]
[[Category:小行星表|I]]
[[en:IRAS]]
[[Category:巡天项目|I]]
[[es:IRAS]]
[[fi:IRAS]]
[[fr:IRAS (télescope spatial)]]
[[hu: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]]
[[it:IRAS]]
[[ja:IRAS]]
[[lt:IRAS kosminė observatorija]]
[[nl:IRAS (satelliet)]]
[[pl:IRAS]]
[[ru:IRAS]]
[[sk:IRAS]]
[[sv:IRAS]]

2023年6月3日 (六) 15:08的最新版本


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(IRAS)
IRAS和全天影像
組織 NASA, NIVR, SERC
波長 紅外線
軌道 太陽同步軌道(sun-synchronous)
冷卻劑 720公升 (77公斤) of 超流體
質量 滿載
其他名稱
網頁 http://lambda.gsfc.nasa.gov/product/iras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物理性質
望遠鏡規格 ()
直徑 0.57 m
收集面積 ~1米2
焦長 5.5  米, f/9.6
儀器
主要巡天
儀器
65個偵測器的陣列
低解析
光譜儀(LRS)
8–22 µm無裂像分光計
裂像光度計
頻道(CPC)
低階圖像

紅外線天文衛星(英語: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,簡稱IRAS)是在太空中的天文台,以紅外線巡天,執行勘查整個天空的任務。

歷史

[编辑]

紅外線天文衛星是美國NASA荷蘭荷蘭太空探測組織(Netherlands Agency for Aerospace Programmes)與英國自然科學及工程研究委員會(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)聯合執行的計劃,於1983年1月25日發射升空,任務執行了10個月之久。

IRAS以12、25、60和100微米的四種波長描繪了96%的天空,12微米的解析力是0.5',100微米的解析力是2'。他發現了500,000個紅外線源,迄今還有許多個尚待進一步的研究。大約有75,000個相信是仍然處在恆星誕生階段的星爆星系,其他許多則是處在行星形成階段,有塵埃組成的星盤環繞著的一般恆星。新的發現包括環繞在織女星周圍的塵埃盤和銀河核心的第一張影像。

IRAS的壽命受限於冷卻系統,與其他紅外線衛星一樣,:有效的在紅外領域中工作,衛星必須冷卻到難以想像的低溫。IRAS攜帶了720公升的超流體,藉由超流體的蒸發讓衛星保持在1.6K(-272 °C)的低溫。衛星溫度一旦上升,便會妨礙觀測的進行。

2004年,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成為最好的紅外線望遠鏡,讓天文學家得以繼續許多IRAS首度偵測到但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。

IRAS被設計來編製固定來源的目錄,因此他對天空中同一個區域都掃瞄了許多次。約翰·大衛和西蒙·格林(後來在萊斯特大學)就專門搜尋被剔除的會移動的目標,因此她們發現了3顆小行星,包括屬於阿波羅群,也是雙子座流星雨源頭的3200 Phaethon;6顆彗星,包括有巨大塵埃尾的譚普2號(Tempel-2)、周期彗星126P/IRAS161P/ 哈德利-IRAS和在1983年非常接近地球的IRAS—荒貴—阿爾科克彗星(IRAS-Araki-Alcock)。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自然(309 pp. 315-319)。

成就

[编辑]
小行星的發現:4[1]
(3200) Phaethon 11 October 1983年10月11b4 list
(3728) IRAS 1983年8月23日 list
(10714) 1983 QG 1983年8月31日 list
(100004) 1983 VA 1983年11月1日 list

參考資料

[编辑]
  1. ^ Minor Planet Discoverers. Minor Planet Center. 4 September 2016 [11 November 2016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-10-23). 

外部連結

[编辑]